回宁路中,大姑子分享了她家娃只扣两分的考试作文,从文面看确实写得很细腻。她细致地描写了一只流浪猫多次用近乎乞求的期待眼神看着主人公,希望被带走。也描写了主人公由于客观原因想收养又无法收养的纠结心理。同情可怜猫但又无能为力。文末感叹,人活着不是想干啥就能干啥的,命运安排,身不由己,表达了主人公同情和无奈之情。
大姑子颇为得意,先生听完也大为赞扬,小喵也附和了几声。先生说自家闺女就写不出这样细腻的文字。小喵当时没发表意见,但打心里不希望闺女小小年纪写出这样的文字,反而暗暗庆幸闺女只会描写富有情节的热闹场面。
常言,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这种情况,粗描可以,但细致不来。好比让一个富人描写穷人,估计会写没钱,困苦潦倒之类的,反过来让穷人写富人,恐怕会是有钱任性,住大别墅,穿金戴玉,豪车,一身名牌奢侈品,往细的说,就描述不上来了。同样的道理,没被深伤过,不知道痛彻心扉是怎样一种心身历练;没失眠过,也体会不到整夜辗转难眠的痛苦……,如果自己没有经历过相似或相近的场景,没有感受相似心理体验,基本无法描述入微,尤其是心理细描。小喵听完文章,一方面感叹写得好,另一方面又有一丝担忧,毕竟这娃才上初二。也心生疑问:是孩子课程安排过紧压力大,还是家庭施加压力过大?是家长过于强势,还是孩子心理过于敏感脆弱?……
古话说,成人成才,先成人后成才,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先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乐观主义者,而后才是成才成梁。学习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但不能因为学习而剥夺其他生活的体验。不觉得把孩子管得紧紧的,课余时间塞满辅导班是明智的选择。看会名著,读会课外读物,玩会游戏,打会球,看会电视……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要教会孩子合理管理时间。让孩子认识到,现阶段,学习是需要花绝大多数时间刻苦努力的,为的是,自己未来的生活能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先苦后甜,先甜后苦,字虽相同,但次序变了,意思相差甚远。先用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换来后六十年的甜,还是很划算的。😄。
小喵之所以当时没有说出意见,一个是孩子在场不好说,一个是怕被喷。毕竟自己是浮躁教育浪潮中的逆流派,孩子尚小,未来是否能成人成才尚未知。所以观点说出来缺乏说服力。也许自己下的也是一步险棋,但是,小喵觉得,无论孩子能否成才,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总是错不了的吧。
当青葱已成过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