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这次新进来县儒学署的童生都在辰时一刻的时候,等在了小楼也就是魁星阁前面。不一会儿,县官大人带着胡教谕、李训导、刘训导走了进来。
刘训导从一旁端着东西的学子手中接过他手中的水盆,递到县官大人跟前,县官大人庄严肃穆的将手放进去,略微洗了一下,在拿过一块白色手巾擦干,李训导将早就备好的三炷香递到县官手中,胡教谕跟在县官后面,其他学子跟在胡教谕后面,严肃的走进供奉着先圣孔子的厅堂里,整个队伍没有一丝声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榜童生拜先圣孔子!跪”一声拉着长音的“跪”,县官大人先跪下,后面的学子才跪下,行了三拜九叩礼,礼毕,县官大人将香插进香炉,转过身来,用旁边准备好的朱砂给学子们一个一个点额心痣。等点痣完毕,整个礼仪才结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希望各位记住这15个字,本县祝各位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县官大人在礼仪结束后,对着众学子说道。
“学生多谢县官大人勉励。”学子们对着县官作了一揖,异口同声道。
“本县公务繁忙,就不多留了。”
“恭送县官大人。”
随后,胡教谕跟着县官大人离开,李训导也没有多留,刘训导让他们回去上课,也走了。
这次的童生直接到乙班的也就安比槐一人,所以,安比槐独自一人进了乙班,开始了学习。
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院试的时间到了。院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经府试的童生都可报名参加。安比槐是县案首,不用参加府试就是童生。所以,他考完县试,就直接参加院试。院试的报名和县试没有太大区别,院试正场一场,复试一场。揭晓称“出案”。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儒学署,称“入学”,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
院试由学政主持,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每省一人,三年一任,学政考文童兼考武童,故加提督衔,全部官衔钦命提督某省学政,身份等同钦差,舆巡抚平行,三品以上官员充任。这届院试主持的学政是朝廷派来的纳兰大人。提起纳兰,后世很出名的纳兰性德就是这一支,只不过,这个纳兰大人是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纳兰性德早在康熙二十四年去世。
古代有座师之说,如果安比槐这次得中秀才,那纳兰明珠就是他的座师。不过,秀才只是迈入官僚阶层的基础,所以院试也不讲究这个,只有乡试,会试才会认这个。安比槐想,纳兰明珠会来当学政,恐怕是为了明年的乡试吧。这时候,大阿哥胤禔和太子的储位之争已经开始了吧,怪不说这时候来拉拢学子。这古代人重同窗、同门、同塾、同师、同榜等,两人见面,说起自己是同榜的学子,关系都会拉近很多,所以,乡试和会试的座师之称,也会为学政拉拢一堆学子。
到言情文里考科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