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芷兰尖叫的第二个原因:那就要说是针对清朝那些个繁文缛节了。都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可清朝的礼仪规矩,在芷兰的眼中就是“过了”,暴露了清朝当政者缺乏底气,的一种行为。
清朝显得繁文缛节很多。这跟清朝是满族统治有关,想要靠这种规矩、仪节等奴役汉族。这一点,从哪些皇族对下面的人的称呼,就能看出,都是喊奴婢、奴才的。
在清朝以前,文人都很自恃清高,要他们自称是奴才,那是比杀了他们还要让人难以忍受,会感到万般的侮辱。“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在当时可不是喊着玩的,是真的要出人命的。
可是等到了清朝,这种自称为奴才的行为居然变得引以为荣,还自我安慰,那是主子对自身亲近的意思,只有身边人才有的自称。除了“主子”和“奴才”这种称呼以外,还有一点非常明显。
比如清朝以前,官员回应皇帝,一般都是用“喏”。而到了清朝,就变成了“喳”。唱喏之礼起源于东晋,兴盛于两宋。秦汉时臣下听命多行揖礼,举手过顶。经过漫长发展,唱喏之礼成为汉族王朝的标准之礼,通常是下级接受上级(皇帝)命令时,一边行礼一边发出的声音
“喳”字则不同,它在甲骨文中左边是一个张开的嘴,右边是太阳在树枝的下面,意指鸟在夕阳的树上小声鸣叫。所以“喳”字本意是小声的象鸟一样叽叽喳喳声。引申意为奴仆答应主人差遣时,小心翼翼发出的声音。
那么,大家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喏”和“喳”的区别:“喏”字表明了职位的不同,是下级、下属领命行事时,向上级直至皇帝的唱喏之礼。而“喳”表明了身份的不同,是奴仆、奴才的回应之礼。
前者是职位不同,人格是平等的;后者是不仅职位不同,人格也是不平等的。这就是两种应答之声本质区别。“喏”是汉族王朝君臣之礼的一种体现。“喳”或者“嗻”,则是清朝君至高无上,臣下只配当奴仆、奴才的一种表现。
这清朝是异族入侵,也可以说是殖民中原。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同化汉族,但是直到灭亡都没有完全成功。汉代开拓进取,清代保守自固;汉代至灭亡仍有广泛支持者,清代遗老屈指可数一个民族如果骨子里“奴”性强了,那么对于尊严的理解也就“扭曲”了……
芷兰又不是天生的“贱骨头”,当然不喜欢做为低人一等的存在,不过好在她这一世报恩的人设出生即是八旗贵女,本身让她低头口称奴婢的人不多,而出嫁后随着身份的变化,她地位的提升,让她低头的人也就屈指可数了,这才没有让她直接爆发……
不过也让她时不时的尖叫,发泄自身的不满,虽然是“扰民”了些,其他人还是能够对她的行为包容,理解的……
清穿之玉兔来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