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乖露丑
【拼音】
chū guāi lù chǒu
【含义】
乖:荒谬;出、露:露出。指在人前出丑。
【用法】
用于贬义。
【示例】
周作人《半农纪念》:“譬如我现在来写纪念半农的文章,固然并不想骂他,就是空虚地说上好些好话,于半农了无损益,只是自己出乖露丑。”
【出处】
元·无名氏《泣江舟》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近义词】
①丑态百出
【另见】
①出乖弄丑
2️⃣形迹可疑
【拼音】
xíng jì kě yí
【含义】
行为举止和神色令人怀疑。
【用法】
用于贬义。
【示例】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三九回:“吴管带留意侦察,到光绪三十四年春季,果见有日本船一艘,名叫二辰丸,停泊海口,起卸货物,形迹可疑。”
【出处】
①清·孔尚任《桃花扇·却奁》:“圆老(阮大铖)故交虽多,因其形迹可疑,亦无人代为分辨。”
②《清史稿·王茂荫传》:“各处扑获难民,指为形迹可疑,严刑楚毒。”
【近义词】
①鬼鬼祟祟
②鬼头鬼脑
3️⃣摇头摆尾
【拼音】
yáo tóu bǎi wěi
【含义】
摇晃头,摆动尾巴。原形容欢喜时悠然自得的样子。后形容人得意、轻浮的样子。
【示例】
①老舍《四世同堂》七:“不过,话得往回说,坏人尽管摇头摆尾的得意,好人还得做好人!”
②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第二章:“吴佩孚遥看湘江上空的乌云,不禁摇头摆尾地吟哦起来:‘吁嗟乎今日之湖南,自治于乎哉,自乱焉耳矣!’”
【出处】
①《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亦有雪山象王,金毛师子,震目扬眉,张牙切齿,奋迅毛衣,摇头摆尾。”
②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他出来一见了,便摇头摆尾的说道:‘此所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4️⃣摇头晃脑
【拼音】
yáo tóu huàng nǎo
【含义】
晃:晃动。脑袋摇动不停。形容旧时读书吟诵的形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示例】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口沫四溅,在深度的近视眼镜里,极有情致地左右环顾。”
【出处】
①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平江府宝华普鉴佛慈禅师》:“教渠拽把牵犁,直是摇头晃脑。”
②清·遽园《负曝闲谈》第一一回:“这溧阳监生对面,有个扬州甘泉县老贡生,摇头晃脑道:‘我的念给你们听。’”
③鲁迅《准风月谈·前记》:“自从中华民国建国二十有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晃脑的高兴了一大阵。”
【近义词】
①得意扬扬
5️⃣油头粉面
【拼音】
yóu tóu fěn miàn
【含义】
形容妇女打扮得娇艳轻浮。
【用法】
①用于贬义。②今多用于男子,原也用于女子。
【示例】
①马识途《夜谭十记·娶妾记》:“他打扮得油头粉面,长得相当标致,活像上海的一个‘小开’模样。”
②陈残云《热带惊涛录》:“而男人们不少是油头粉面的懒汉,心安理得地享着老婆的清福。”
【出处】
①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改换了油头粉面,再不将蛾眉淡扫鬓堆蝉。”
②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油头粉面,便是飞灾横祸;画阁兰堂,便是地网天罗。”
③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〇回:“一个雷公嘴,一个碓挺嘴,一个青面獠牙,旁有一个女子,倒是油头粉面。”
【近义词】
①浓妆艳抹
【反义词】
①蓬头垢面
6️⃣油头滑脑
【拼音】
yóu tóu huá nǎo
【含义】
形容人轻浮、狡猾。
【用法】
用于贬义。
【示例】
①鲁迅《二心集·现在电影与有产阶级》:“现在的中国电影,还在很受着这‘才子+流氓’式的影响,里面的英雄,作为‘好人’的英雄,也都是油头滑脑的。”
②欧阳山《高干大》第一二章:“高生亮看见李生春那油头滑脑、流里流气的样子,心里早就有了把握。”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一:“正看之间,有小和尚疾忙进报,随有中年和尚油头滑脸摆将起来,见了这几位冠冕客人踱进来,便鞠躬迎进。”
【反义词】
①老实巴交
成语大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