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木知威

【拼音】
cǎo mù zhī wēi 123
【含义】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形容威势极大
【出处】
《新唐书·张万福传》:“朕谓江淮草木亦知尔威名。”
2⃣驰名中外

【拼音】
chí míng zhōng wài 123
【含义】
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用于各地都知道的事物
【示例】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战有功,驰名中外。(***《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出处】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战有功,驰名中外。”
【近义词】
①举世闻名
②名闻遐迩
③扬名四海
【反义词】
①臭名昭着
②默默无闻
3⃣大名鼎鼎

【拼音】
dà míng dǐng dǐng 123
【含义】
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用法】
①多用于褒义。②有时也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
【示例】
秦牧《北京漫笔·芳林双忆》:“这两个大名鼎鼎,对中国现代文学事业有过巨大影响的文学团体,尽管他们早已不存在了,然而他们的一些成员今天依然活跃在文学战线上。”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近义词】
①赫赫有名
②举世闻名
【反义词】
①默默无闻
②碌碌无闻
③不见经传
【另见】
①鼎鼎大名
4⃣德高望重

【拼音】
dé gāo wàng zhòng 123
【含义】
望:声望。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解析】
“德高望重”和“年高德劭”都适用于品德高尚的老年人。“德高望重”强调“望重”;“年高德劭”强调“年高”。
【用法】
①用于褒义。②多用于称颂年长而名望高的人。
【示例】
①曹愚《王昭君》第三幕:“我们家德高望重,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②王子宜《和刘志丹同志相处的日子》:“榆林中学在陕西省内是很有名气的,校长杜斌丞是一位在陕西省教育界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
【出处】
①《晋书·司马元显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②宋·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近义词】
①年高德劭
【反义词】
①人微言轻
【另见】
①德隆望重
【故事】
富弼,字彦国,北宋洛阳人。他出身贫寒,从小勤奋好学,知识渊博,举止豁达,气度不凡。富弼从二十六岁起开始做官。在他任职的四十多年中,他对北宋王朝尽忠职守,在处理内政外交、边防戍守、监察刑狱、赈济灾民等各种事务中,都做出了显著的业绩,因而不断地被加官晋爵。他曾先后担任过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宰相,成为天子倚重、百官仰慕的名臣。富弼为人恭顺温和,即使当了宰相之后,也不会仗势欺人。每当下属官员或平民百姓前来拜见时,他都以礼待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 年),富弼年老退休,隐居洛阳。一次,他坐轿外出经过天津桥时被百姓认出,人们全都聚拢在他的坐轿周围,原本热闹的集市顷刻之间变得空无一人。因此,司马光称赞他“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5⃣风云人物

【拼音】
fēng yún rén wù 123
【含义】
风云:比喻变化不定的局势。指在社会上很活跃、很有影响的人物。
【解析】
见“风流人物”。
【用法】
使用中有时含有讽刺意味。
【出处】
①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第三章:“在这时期内,我以上海《新闻报》旅行记者的身份,经常奔走于平、汉、沪、宁四大埠,接触了一些风云人物,收集到不少当时不能发表的内部新闻。”
②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八:“你不要太谦虚,也不要说反语,你一点也不平庸,是第五钢铁厂的风云人物。”
【近义词】
①风流人物
【反义词】
①无名小卒
6⃣功标青史

【拼音】
gōng biāo qīng shǐ 123
【含义】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的功绩
【示例】
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切勿效庶之无始终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出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近义词】
①功垂竹帛
7⃣功成名遂

【拼音】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123
【含义】
功:业绩;名:名声,名誉;遂:成功。建立了功绩,名声也就随之而来。
【示例】
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是因为出了一本或二本书,有了一点小名或大名,得到了教授或别的什么位置,功成名遂,不必再写诗写小说了,所以永远不见了。”
【出处】
《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近义词】
①名利双收
【反义词】
①身败名裂
【另见】
①功成名就
②功成名立
③名成功就
④名就功成
8⃣赫赫有名

【拼音】
hè hè yǒu míng 123
【含义】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很大,很显赫。
【用法】
用于褒义。
【示例】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一名‘田园诗人’。”
②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三:“他自己却不能够证明它,就写信请教那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忙做出证明。”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况且他罗家也是著名的盐商,不过近年稍为疲了点罢了,在外面还是赫赫有名的,怕没人知道么?”
【近义词】
①大名鼎鼎
②遐迩闻名
③举世闻名
【反义词】
①默默无闻
9⃣举世闻名

【拼音】
jǔ shì wén míng 123
【含义】
举:全。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
【用法】
用于褒义。
【示例】
从维熙《澳洲的神话》:“参观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的当天,适逢悉尼大铁桥过五十岁的生日,汽车一律不许从铁桥上通过。”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王逸少(羲之)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近义词】
①遐迩闻名
②大名鼎鼎
【反义词】
①默默无闻
🔟如雷贯耳

【拼音】
rú léi guàn ěr 123
【含义】
贯:穿,进入。好像雷声传入耳朵。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用法】
常用为结识他人时表示恭维的客套话。
【常用】
常与“久闻大名”连用。
【示例】
周瘦鹃《花前新记·闲话〈十五贯〉》:“末了说:《十五贯》的大名虽已如雷贯耳,容易号召,而我们仍要一以贯之的爱护他们,培养他们。”
【出处】
①唐·权德舆《奉使宜春……路上遇风雨作》诗:“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②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近义词】
①遐迩闻名
②大名鼎鼎
③赫赫有名
【反义词】
①无名小卒
②默默无闻
③鲜为人知
【另见】
①如雷灌耳
1⃣1⃣声振寰宇

【拼音】
shēng zhèn huán yǔ 123
【含义】
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用法】
作谓语;指人的声威
【出处】
《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近义词】
①威震天下
【反义词】
①默默无闻
成语大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