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内容简介
《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全书只有本纪和列传。
《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蜀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刘禅为后主传;孙权称吴主传[4],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蜀书》《吴书》均没有本纪,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臣子,晋承魏而得天下,故《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从篇幅来看,《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约占三分之一,《蜀书》约占将近六分之一,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在陈寿撰《三国志》以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可供陈寿参考取材。但蜀汉不设史官,仅有陈寿在蜀为官收集,这造成了蜀汉史料的缺乏。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这虽使《三国志》拥有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关键人物记载史料不足的缺点。
全书目录
魏书
卷次
目次
题目
卷中人物(括号人物为附传)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
曹操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
曹丕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
曹叡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
曹芳、曹髦、曹奂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
武宣卞皇后(高贵乡公卞皇后、陈留王卞皇后)、文昭甄皇后、文德郭皇后、明悼毛皇后、明元郭皇后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
董卓(李傕、郭汜)、袁绍(子袁谭、袁熙、袁尚)、袁术、刘表(子刘琦、刘琮)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
吕布、张邈(陈登)、臧洪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
公孙瓒、陶谦、张杨、公孙度(子公孙恭,孙公孙渊)、张燕、张绣、张鲁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弟曹纯)、曹洪、曹休(子曹肇)、曹真(子曹爽、曹羲、曹训,臣何晏)、夏侯尚(子夏侯玄)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
荀彧(子荀恽)、荀攸、贾诩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袁涣(从弟袁霸)、张范、凉茂、国渊、田畴、王脩、邴原、管宁(王烈、张臶、胡昭)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崔琰、毛玠、徐奕、何夔、邢颙、鲍勋、司马芝(子司马岐)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
钟繇(子钟毓)、华歆、王朗(子王肃)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
程昱(孙程晓)、郭嘉、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刘馥(子刘靖)、司马朗、梁习、张既、温恢、贾逵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
任峻、苏则、杜畿(子杜恕)、郑浑、仓慈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
张辽、乐进(子乐綝)、于禁、张郃、徐晃(朱灵)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李典、李通、臧霸、文聘、吕虔、许褚、典韦、庞德、庞淯、阎温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
任城威王曹彰(子曹楷)、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
丰愍王曹昂、相殇王曹铄、邓哀王曹冲、彭城王曹据、燕王曹宇、沛穆王曹林、中山恭王曹衮、济阳怀王曹玹、陈留恭王曹峻、范阳闵王曹矩、赵王曹干、临邑殇公子曹上、楚王曹彪、刚殇公子曹勤、谷城殇公子曹乘、郿戴公子曹整、灵殇公子曹京、樊安公曹均、广宗殇公子曹棘、东平灵王曹徽、乐陵王曹茂、赞哀王曹协、北海悼王曹蕤、东武阳怀王曹鉴、东海定王曹霖、元城哀王曹礼、邯郸怀王曹邕、清河悼王曹贡、广平哀王曹俨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
王粲(徐干、陈琳、阮瑀、阮籍、应瑒、刘桢、嵇康)、吴质、卫觊、刘廙、刘劭、傅嘏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
桓阶、陈群(子陈泰)、陈矫(子陈本)、徐宣、卫臻、卢毓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
和洽、常林、杨俊、杜袭、赵俨、裴潜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
韩暨、崔林、高柔、孙礼、王观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辛毗、杨阜、高堂隆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
满宠、田豫、牵招、郭淮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
徐邈、胡质、王昶、王基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
王凌、毌丘俭、诸葛诞(文钦、唐咨)、邓艾、钟会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
华佗、杜夔、朱建平、周宣、管辂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
乌丸、鲜卑、夫余、高句丽、东沃沮、挹娄、东濊、辰韩、倭人
蜀书
卷次
目次
题目
卷中人物(括号人物为附传)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
刘焉、刘璋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
刘备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
刘禅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
先主甘皇后、先主穆皇后、后主敬哀皇后、后主张皇后、先主子刘永、先主子刘理(子刘辑)、后主太子刘璿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
诸葛亮(养子诸葛乔,子诸葛瞻,臣董厥)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
关羽(子关兴)、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
庞统(子庞宏,弟庞林)、法正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
许靖(孙许游)、麋竺(弟糜芳)、孙乾、简雍、伊籍、秦宓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
董和、刘巴、马良(弟马谡)、陈震、董允(陈祗)、吕乂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
霍峻(子霍弋)、王连、向朗(侄向宠)、张裔、杨洪、费诗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杜微、周群、杜琼、许慈、孟光、来敏、尹默、李撰、谯周、郤正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
黄权、李恢、吕凯、马忠、王平、张嶷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
蒋琬(子蒋斌,臣刘敏)、费祎、姜维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
邓芝、张翼、宗预、杨戏
吴书
卷次
目次
题目
卷中人物(括号人物为附传)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
孙坚、孙策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
孙权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
孙亮、孙休、孙皓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刘繇(子刘基)、太史慈、士燮(子士徽)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
孙破虏吴夫人(弟吴景)、吴主权谢夫人、吴主权徐夫人、吴主权步夫人、吴主权王夫人、吴主权王夫人、吴主权潘夫人、孙亮全夫人、孙休朱夫人、孙和何姬、孙皓滕夫人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
孙静(子孙瑜)、孙皎、孙奂(孙孙壹)、孙贲(子孙邻)、孙辅、孙翊(子孙松)、孙匡、孙韶(子孙楷)、孙桓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
张昭(侄张奋,子张承、张休)、顾雍(子顾邵,孙顾谭、顾承)、诸葛瑾(子诸葛融)、步骘(子步协、步阐)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
张纮(孙张尚)、严畯(友裴玄)、程秉、阚泽、薛综(子薛莹)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
周瑜(侄周峻,子周循、周胤)、鲁肃(子鲁淑)、吕蒙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程普、黄盖、韩当(子韩综)、蒋钦(子蒋壹)、周泰(子周邵)、陈武(子陈脩,弟陈表)、董袭、甘宁、凌统(子凌烈、凌封)、徐盛、潘璋、丁奉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朱治(子朱才)、朱然(子施绩)、吕范(子吕据)、朱桓(子朱异)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虞翻、陆绩、张温(暨艳)、骆统、陆瑁(子陆喜)、吾粲、朱据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
陆逊(子陆抗)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
孙登(子孙英,臣谢景)、孙虑、孙和、孙霸(子孙基、孙壹)、孙奋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钟离传
贺齐、全琮、吕岱、周鲂、钟离牧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
潘濬、陆凯(弟陆胤)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
是仪、胡综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惇赵达传
吴范、刘惇、赵达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诸葛恪(子诸葛绰、诸葛竦、诸葛建)、滕胤、孙峻、孙綝、濮阳兴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
王蕃、楼玄、贺邵、韦曜、华覈
叙录
(已佚)
卷次
目次
题目
备注
卷六十六
叙录
已佚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陈寿在书中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在《武帝纪》中记曹操破袁绍后,交待50年前就有黄星出现,预示代表土德的曹魏政权的兴起。记曹丕称帝时,又讲有黄龙出现的曹操的故乡,对于蜀吴的称帝,陈寿也点明是天意所在。从这种天命论出发,他赞成前朝旧臣变为当今新贵,却指责失;败的政治家不识时务,按陈寿的看法,朝代的兴替由天意决定,谁建立了政权,谁就是天命攸归,服从新朝也就是顺从天意,这是符合当时世族的政治利益的。当朝代变化频频的时候,只有这样,世族才可进退自如,尽量免遭损失。
书中很重视杰出人才的历史、作用,对于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诸人的能力与历史作用都作了充分的描写与叙述。对于人事、人谋对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的影响,书中也作了大量记述,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重人事与重大命思想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三国志》的矛盾特性。
陈寿还通过历史人物宣扬了忠贞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书中记述臧洪率东郡军民抵抗袁绍,最后全城战死的事迹很有代表性。当城中内无粮草、外禾救兵时,臧洪让手下吏士各自带领家小逃走,手下主人都坚决要求战死到底。;可食之物全部吃光后,主簿从内厨中取出珍藏的-三斗米,臧洪吩咐作成薄粥旷分给全体将士,又“杀其爱妾,以食将士”感动得“将士咸流涕,无仰视者”。最后“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莫有离叛”“三国志·吕布臧洪传》)。陈寿在这里表示了他对节义的向往,也写出了书中较为生动的片断。他宣扬忠贞节义与宣扬顺天达命,勉为新朝臣僚的作法,好像是互不相容,其实都可以在世族的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顺天达命,袍笏登场。世族中的头面人物要随波逐流,以保其荣禄富贵;忠贞节义,死而无悔,世族的部属们却要全忠仗义,为主子而慷慨赴死,他们维护了封建伦理,也维护了世族的根本利益。
据事直书
首先《三国志》的据事直书表现在正视三国分立的事实上。我们知道,西晋政权是继承曹魏而来的,因此,西晋时期的中原人士在谈论三国时期的历史时,往往都以曹魏为正统,而视蜀、吴为伪国。也就是说,他们只承认有魏,而不承认三国分立这样一个客观事实。陈寿虽然是西晋的大臣,却与人们的普遍看法不同,他视魏与蜀、吴为对等的国家,肯定三国分立的客观事实,所以他要把自己撰述的反映三国时期历史的著作取名为《三国志》。可以说,《三国志》的问世,不仅打破了传统纪传体史书以一国为史的做法,是纪传体撰述方法的一大突破,而且若结合陈寿所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无疑也体现了作史者的大无畏精神和据事直书的作史态度。对此,清代史家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三国志辨疑序》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当时中原士人,知有魏而不知有蜀、吴也。自承祚书出,始正三国之名。”认为陈寿这种“引魏以匹二国(指蜀、吴)”的做法,“其秉笔之公,视南、董(指春秋时敢于直书的史官南史和董狐)何多让焉。”
其次《三国志》的据事直书表现在评论人物上。陈寿作为史家,又曾长期担任本郡中正官,因而评论人物是他的长处。正因此,《三国志》一书不但重视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而且其评论大多都比较中肯。而这种对历史人物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无疑也是《三国志》据事直书精神的一种体现。如《三国志》评论曹操,肯定其“明略最优”,是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评论刘备,认为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但是,“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评论孙权,肯定其“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评论诸葛亮,肯定其“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是“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然而“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评论关羽、张飞,认为他们“皆称万人敌,为世虎臣”,然而关羽“刚而自矜”、张飞则“暴而无恩”,他们最终“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如此等等。以上这些评论,即使我们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可以称得上是公允、公正的。
当然,《三国志》对史事“多有回护”也是客观事实。《三国志》重教化,时人称其“辞多劝戒,明乎得失,有益风化”。《晋书·陈寿传》正因此,书中用了不少隐讳的笔法来偏袒统治者。如汉献帝被迫禅位于曹丕,《魏志·文帝纪》却说:“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辞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这似乎在告诉人们,是汉献帝主动将皇帝的位置让给曹丕的。又如魏齐王芳被废,事实上是司马师的主意,《齐王芳纪》对此不予记载,而只说是太后下令,以齐王芳无道不孝而被废。又如高贵乡公曹髦被司马昭所杀,《三国志·少帝纪》只记“五月已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字里行间,绝对看不出高贵乡公被杀的迹象。倒是该《纪》记载了太后之令,说是高贵乡公悖逆不道,死后以庶人之礼埋葬。又如对司马氏政敌曹爽、何晏等人,《魏志》对他们极尽丑化之能事,而且何晏作为一代学者,《三国志》竟然没有给他立传。相反,像刘放、孙资之流,本是奸邪之人,仅仅因为他们有功于司马氏,为司马氏亲信,《三国志》不但为他们作了合传,而且给予了不实的赞誉。
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三国志》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如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臣之举。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这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
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
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
善于叙事
《三国志》善于叙事,这是后代史家所公认的。该书记述的三国历史始于184年黄巾大起义,终于280年西晋灭吴,对于前后近百年的历史,只是通过曹魏的几篇帝纪,便将这一时期的历史大事作了概述,这充分表现了陈寿总揽全局的能力。又如《诸葛亮传》,作者通过隆中对、说孙破曹、永安托孤、出师表等几个典型事例,便将诸葛亮一生事业给概括了,确有很深的驾驭史事的能力。
《三国志》往往能于简洁之中点化出事物情态与人物风貌。如《蜀志·先主传》记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之事:“曹公从容谓先主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是匕箸。”这寥寥数语,既表现出了曹操的气势和眼光,也透过刘备的惊恐失态之举反映出了这位“潜龙”的志向。又如((蜀志·关张马赵黄传》记述道:“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日:‘孟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张飞字)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段话既刻画出了关羽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也充分反映出了诸葛亮的机智与风度。
《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因黄皓弄权,陈寿不肯阿附黄皓。因此被遭排挤。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还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后世影响
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三国志》笔墨简约,但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非常生动。如《蜀书·先主传》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一事:“曹公从容谓先主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寥寥数语,便将曹操与刘备的神态与心理呈现出来。这种简洁精练的语言文风,备受后代的文人推崇。
《三国志》不仅记录了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影响,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的人物,而且还记载了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魏书·倭人传》就是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国志》及《三国志注》所记录的历史故事,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出现了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如《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等;明朝,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主要取材于《三国志》
相关注本
注者介绍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裴松之士族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圭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
二十四史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