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口口相传,代代相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顾颉刚先生在他写的《吴歌小史》中说道:"所谓吴歌,便是流传于这一带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这一带",大致是指长江三角洲的吴语地区。由于历史上历代区域划分不同,早期"吴"是吴国领域的概念,甚至包括现在的 南京和 扬州等地。现在所说的"吴",是指吴语区,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 上海市,即是江浙沪等地的同一个吴语区语言文化圈,同属传统吴文化范畴。无锡恰在它的中心地位,它是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采集吴歌,也以它为中心,在 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吴歌和历代文人编著的诗、词、歌、赋不同,是下层人民创造的俗文化,是汉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主要依靠在汉族民间口口相传,代代承袭,是带有浓厚民族特色和 地方色彩的汉族民间 韵文形式。
吴歌里又有“ 命啸”,“ 吴声”,“游曲”,“ 半折”,“六变”,“八解”六类音乐,其中后三类是汉代以来有的。此外还有“ 神弦曲”,这是当地的汉族祭祀乐歌。“吴声”中有一种依据旧曲而创新的编曲手法,称之为“变”。
2
历史渊源
吴地文化从考古发现来看,已有上万年的 历史。吴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是伴随着当地初民的生产劳动,祭祀习俗,和生活 娱乐活动而发生发展的。作为一种口头 文学,在没有文字之前,很难寻觅它的遗迹。如今要想找到古代吴歌的真貌,寻找它的源头,已经是一件十分困难和复杂的事。
还有一种说法,吴歌来源于“越”,或者发于“ 南音”。这是因为有一篇《越人歌》,或《越人拥楫歌》,见西汉末年 刘向著《说苑·善说篇》,记载着春秋时期 楚康王?公元前559-545?之子皙泛舟于新波之中,刘向 曾照 越国的原音记录过一首百越歌,文字无法看懂,译成 楚文,即:“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从内容来看,反映的是当时臣子取悦于王子的歌。这种上层社会吟唱的歌并不少见。 吴吟的出典也是 楚国 使者陈轸,为讨好 秦王而“为王吴吟”,他唱些什么内容没有流传。据《 世说新语》记载, 晋武帝曾问被掳的 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你是否会唱﹖”孙皓即席应唱,歌词是: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 万春。这显然是用民歌曲调填词的 五言四句,接近民歌,但无吴语特色。
战国吴越之争的时代,吴国曾战败越国,越后来又灭了吴。吴、越两国均在江南接土邻境,“习俗同,言语通”,“ 同音共律”,因此吴愉越吟是基本相同的。楚破越后,吴、越之地大部分为楚所占,称为“ 吴楚”或“ 荆吴”。因此,这段历史时期的吴歌,很难用现存的区域划分来说明。不是有人说“ 四面楚歌”,应当是“ 四面吴歌”吗?虽然 项羽的时代已非吴楚之时,但楚歌、吴歌也一定不像我们划分得如此清楚。
据有的专家学者引证,“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愉、越吟,是夏、商、西周时期南方夷蛮 音乐声歌'南音'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根据是说虞夏时有南方涂山氏之女歌唱的“ 南音”,即古称的《侯人歌》。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列入最早的乐府歌曲,说:“涂山歌手《侯人》,始为 南音。”此说来源于《吕氏春秋·音初篇》中引述的关于 大禹的传说记载。《侯人歌》的歌者涂山氏的故地尚不明,《野客丛书》说:“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四 当涂。”又一说在 九江,一说在 绍兴,虽同属江南,但是否属吴愉、越吟之类尚存疑。
其实,历史上文人记载的资料,仅仅是吴歌的“流”,溯流寻源,研究吴歌的流变,这些资料当然非常珍贵,但是要找寻吴歌的真正源头,要靠扎实的田野作业,从劳动人民口口相传,世代相袭的口头文学中去寻觅,经过科学论证,才会有所发现。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