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到“天下为公”,让“水”与“舟”达到和谐程度,首先就要明确利益关系,让百姓看到管理者的利益倾向,如果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论随意挥霍天下财富,如隋炀帝般,老百姓自然就知道你说的“公”是怎么回事!从长期看,愚民政策是行不通的。因此,张蕴古向唐太宗强调“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令唐太宗很高兴,即刻提拔为需要公正廉洁品格的大理寺卿。因此,当位高权重的房玄龄提出唐太宗很多旧臣对于自己的位置不如很多其他臣属而有怨言的时候,李世民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对房玄龄说:
“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唯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
这些话让房玄龄很是汗颜!
君主与臣属之间的明与暗。
“公私分明”、“天下为公”说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哪个皇帝也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天下完全是自己的。关键是如何体现这些原则。唐太宗知道这些事情问房玄龄是没有答案的,只能问计魏征:
“何谓明君暗君?”
魏征用一句话做答: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他接着说: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昔唐、尧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江山永续-d37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