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一种等待式的教育。我认为这是最可怕,最不负责任的教育观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其根据是什么?我们的社会中有一种近乎真理性的认识:男孩儿比女孩要聪明,特别是在数理化方面。小学阶段,女孩儿的日常表现及学习成绩普遍要优于男孩儿,到了初中或者高中,男孩儿就会后来居上。而很多小学阶段表现优异的女孩儿则会慢慢地掉队,甚至落后。于是乎,很多男孩儿的家长就开始进入了满怀希望的等待中。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每当在孩子的教育中束手无策时,总会在无奈中升起那一线希望,不时地用来安慰自己:“熬过这几年就好了。”也经常听到家长之间交谈时出现这样的安慰之词,“没事儿,不用太着急,男孩儿都聪明,等他们大一点就好了。”我以前也曾这样安慰过别人,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让对方焦急的心情得到部分的疏解。如果我们真的就此松懈,甚或放弃对孩子的持续教育,那可就百罪莫赎了。仔细观察后,我发现此类型的家长大多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有时间但懒得管,第二种是很想管但没时间,第三种就是管不了而无奈型。
在我的记忆及了解中,我教过的众多学生里,原本小学阶段表现平平,但上了初中后突然转性子,变得积极向上,并且成绩优异的只有两个男生。其中一个男孩儿曾对我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在脑中把当天学过的知识像看电影一样过一遍,否则就睡不着觉。我不知道,也没有去追问为什么,但这种几率实在是像买彩票中特等奖一样。
而普遍的现象则是,我接触过的绝大多数学生中,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只要在小学阶段能够保持优秀的,通常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也都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他们升入初中或高中的学习后,他们不仅能够继续保持,甚至还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及阅读习惯,从而水到渠成地继续保持优异的成绩。
所以说,等待式教育其实就是在用孩子的前途和人生做一次毫无依据的豪赌。当然,我们的确不能排除一些小学阶段表现优秀,而日后却出现学习问题,甚至沦为平庸的现象。但是我认为除了孩子自身的能力的确有限外,一定会有某种外力的影响,特别是孩子的生活环境或学习环境的突变。另外,家庭教育的持续性和与时俱进性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正如朱自清先生在《儿女》一文中写到的:“我亲眼见过一个爱儿女的人,因为不曾好好地教育他们,便将他们荒废了。他并不是溺爱,只是没有耐心去料理他们,他们便不能成材了。我想我若照现在这样下去,孩子们也便危险了。我得计划着,让他们渐渐知道怎样去做人才行。”
绝大多数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一个优秀的学习型家长。
用心5年,省心12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