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滑不溜手,皇后又想到了太后。
太后和她的想法如出一辙,眼下她们把着三阿哥,做着将乌拉那拉氏的荣耀延续到下一代的美梦,惠妃要是再生下个皇子,她们的谋划就艰难了。
可惜太后下手又能如何,眉庄眼下已将储秀宫里里外外整治的如铁桶一般,又有多年的宫权打底,并不怕这两个女人的各种手段。
但她又不是忍气吞声的软蛋,再一次被太后惹恼了。你说这老虔婆是不是脑内有疾,真把这江山看作她们的囊中之物了,巴不得下一任皇后也出自她们家族,这吃相也太难看了点,而且再怎么想也不能做出谋害自己的亲孙子这种事吧?给皇后打掩护就算了,这居然还要亲自掺上一手。
别说皇上看不看得上三阿哥,就说皇上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乌拉那拉氏再把控了下一代皇帝的后宫。
眉庄于是开始把包衣世家的隐患透露给皇上,他那么厌恨贪污的一个人,等知道了这些包衣干的事,必定又是一波大清洗。
果然皇上顺着蛛丝马迹抽丝剥茧下去,才窥见了这些包衣世家在他爱新觉罗的身上是如何吸血的。
当年他有多恨包衣曹家,怎么把显赫一时的曹家抽筋剥皮的,这才过去多久,这些包衣还敢这样贪,更遑论这些包衣比之昔日的曹家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且他还有别的隐忧,先帝的后宫嫔妃,生育了多子的德妃、宜妃、成妃还有定妃等,都是包衣出身,反观八旗出身的那些嫔妃鲜少有能将皇嗣好好养大的,焉知这其中没有包衣之祸?他们在宫内人手众多,扶持自己的女儿上位,轻而易举的就能要了其他皇子的小命。思及自己的子嗣艰难,心里也不免犯嘀咕,但还不至于怀疑到太后头上去。
(那拉氏惠妃,并不是满洲权贵出身,传说中的明珠族亲,其实是内务府正黄旗包衣,宜妃是镶黄旗包衣,德妃是正黄旗包衣。四妃里唯独一个荣妃马佳氏是正儿八经的满洲正黄旗,居然位列四妃之末。康熙是真的很喜欢包衣了,但其实真实历史上三旗包衣和旗人地位几乎没有差距的哈,上三旗包衣有自己的户籍,是正经旗人,直接隶属于皇帝的。)
沉思过后的皇帝立刻召集怡亲王、庄亲王等宗亲,着手查办这些胆大包天的包衣世家。
浩浩荡荡的大清扫,多少包衣人家遭了殃,又有多少皇室宗亲这才发觉自个儿被贪了多少银子,有的包衣家甚至比正经主子还要富。
树小房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实在是让这些养尊处优的龙子凤孙们好好见识了一下。
前朝忙的翻了天,后宫也日日都有奴才被带走,换血了一批又一批。
而眉庄则悠哉悠哉的养着胎,顺便看看太后为着族人急的冒火。
哎,这就是贪心不足的下场。要说人家正经历史上的乌雅氏好歹是有军功在身的人家,怎么到了这儿,弄出太后这么个鼠目寸光的祸害来。(乌雅氏祖父是皇太极很爱重的心腹,后来被多尔衮削下去了而已。)
太后急的生了病,皇上前朝事忙一时也抽不出空去见她,更何况太后是为了什么急他能不知道吗。
乌雅氏虽已被抬旗,但内务府盘踞多年的势力和眼见的利益怎么舍得就此放手,她还是有几个族亲留在内务府任职的,这次遭了殃的人家里就有这几个,她可算想起来乌拉那拉氏和她乌雅氏不是一家了。
日日叫人去请皇帝来见,再想不起来什么惠妃的肚子了。乌拉那拉氏帮不上她的忙,皇后也被她埋怨,只能缩回景仁宫装鹌鹑。
最后皇帝还是不能真把他额娘给气出个好歹来,只把这几个乌雅氏的给削成白板回家吃自己。
作者:写着写着就忍不住吐槽,实在是过分魔改历史了,看着好死逻辑。我在其他平台还有文欠更,现在好后悔之前偷懒,这都是纯纯现码的呜呜呜
综影视:不做炮灰工具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