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尚九熙何九华都是在内陆城市出生和长大的,所以他们去到天津一个临海的小岛上,既能看看大海,与世无争,也能在有急事的时候方便回到北京。
他们是上午到达岛上的,是一个比较小的小岛。那个小岛上人比较少,而且还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年轻人没看到几个。
一问才知道,这里原本都是以打渔为生的一条村,叫做渔村,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年轻人都出去打拼了,有些发达了,就把家里的老老少少都接过去一起住,还没出去过的年轻人就都坐不住了,纷纷出去打工了。所以,剩下的都是一些留守儿童和老人。
经过多方打听,何九华和尚九熙才兜兜转转地来到现任村长徐景春的家里。
徐景春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得知两人是来旅游的,并且想要租房,于是乐呵呵地把两人带到一个半新不旧的小平房,“这个房子原本的主人,三天前才跟着他大儿子去城里生活了。这座房子他可说好了不卖的,但是可以租,你看你们要租多久?”
尚九熙看向何九华,等待他的决定。
何九华思索了一会儿,“村长,我们先租个半年吧。”
村长乐呵呵地一个劲儿说好,“那先交钱,就不用交押金了,我们也没这个习惯。以后每个月的今天就是交租的日子,你们就给我好了,每个月700块。是现金还是转账啊?”
“哟呵,没想到大爷还挺时尚啊。转账吧,现在年轻人也没什么现金。”何九华笑道。
“哈哈哈,大爷我现在上网可溜了,与时俱进,和现代接轨。那行,你加下我微信,转给我就行了。”村长大爷很爽朗。
何九华麻溜地添加好友并转账。
“好,收到了。需要我带你们到处转一下不?”村长热情发出邀请。
“好,那麻烦村长了,带我们熟悉一下村子。谢谢村长。”何九华顺应地答道。
村长带着何九华和尚九熙围着村里转了一下,整个村子也没多大,只有一个小卖部和一个大一点的小卖部,其余要买的东西就要去到镇上了。还有一些渔民打上来的鱼,或者种的菜,支个小摊,就在小卖部附近。村里的房子有一半都是空的,围绕着小卖部环绕,基本上就这样了。
熟悉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又去村长家蹭了一顿饭之后,两人回到了出租屋。虽然房子是租的,但这里是两人的爱巢。
房子是一个长10米,宽9.8米带小院子进100平方米的小平房,屋顶是黑色的瓦砖,四周的围墙是红砖,但因时间比较长了,红砖呈现出褐红色。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不是非常大,但两个人住的话还是挺舒适的。
一进门就是露天的小院子,大约20平米,地面上一半以上铺的都是水泥,院子的尽头有一个篮球框,地面上画着有些模糊的篮球划分区域,只有半个篮球场的线。
入门左手边是一个1*4米的矩形土地,上面还种着一些看不出品种的青菜。
院子进去就是房子的主体部分,大门在正中央,上面的屋檐往外延伸一点,算是屋檐,屋檐下有几条晾衣绳,可以晾晒一家人的衣服。
大门左右两边各是一个房间,再进去,左边是饭厅,厨房和洗手间,右边是宽阔的客厅,此时阳光正洒进来,很是惬意。
大门左手边的是主卧,大约14平方米,有一张比较老旧的双人床,但依旧结实耐用,和许许多多老一辈的物件一样。
床头的墙面上正中间有一颗钉子,还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相框印记,比周围要白许多,估计是挂结婚照或者全家福留下的。
门口处又一张旧式的木桌,已经有些掉漆了,露出了原本的木料的颜色。上面还有一些小孩子的涂鸦,看起来童真又温馨。和桌子配套的两张椅子,一张比较旧,另一张相对来说比较新一点,而且更干净一些。
还有个木质的衣柜,虽然也是比较老旧了,但非常干净,像是每天都有人擦拭一样。
整个主卧就这么简单的几样家具,显得格外冷清。
大门右边是次卧,比主卧要小一点,大约12平方米。有一张一米二大小的上下铺,在靠墙的位置。在靠门和靠窗的位置,各有一张书桌和椅子,两张书桌中间的位置,有一个衣柜。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坏和掉漆。
整个客厅,加上过道,大约35平方米,是非常大的客厅了。一进客厅就看到有一面很大的门前镜,这种大镜子的设计常常是为了让进门的客人可以在进入室内之前先自行整理衣帽、打理形象,并且可以看到自己的全身形象,也可以增加室内的明亮度和视觉空间感。
镜子下面是一个有些老旧的电视柜。电视柜对面有一套有些老旧的红木沙发,两个单人座,一长椅,还有配套的桌子,都有些掉漆和损坏了。
饭厅有一张四四方方的餐桌,有四张椅子。厨房有个双炉的煤气灶,上面有个油烟机,下面是一排的柜子。还有一个洗手池。洗手间外面也有个洗手池,墙面上还有个电热水器,厕所是抽水马桶。这就是这间屋子的所有东西了,不多,但好在比较干净。
那些年我磕过的CP合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